 
   日料学习
          日料学习          
	    威士忌诞生于欧洲,并在苏格兰发展为“世界之酒”。始于90年前的日本威士忌(Japanese Whisky)如今已成为一种品质堪与发源地酒媲美,深受威士忌爱好者关注的产品。
 威士忌是成年人之酒。请打开一瓶顶级品牌的威士忌,往小巧的玻璃杯中倒入少许。静置片刻,便会散发出源自麦芽的浓郁之香、长年醇化后的甘美之香、宛如置身森林之中的沉稳之香和稍许的焦木之香……。这所有的味道浑然一体,在我们感性的深处引发震撼。
 仅用大麦和水制造的酒为何能酝酿出如此复杂的味道和香气?答案就在于蒸馏后长达10年、20年以上在酒桶里的醇化、放置酒桶的自然环境,以及酿造出能够长年醇化的原酒之人的智慧与技术。
 日本威士忌独占鳌头,震惊世人
 英国专业杂志《Whisky Magazine》在2001年首次举办了“Best of the Best”大赛,评选结果震惊了全世界的威士忌爱好者们。因为Nikka Whisky的“Single Cask(单一桶原酒)余市10年”和三得利的“响21年”分获综合第一、第二名,日本威士忌独占了鳌头。
 大赛中,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共计62位专家对该杂志从世界各地选出的47种威士忌进行了盲评。“日本威士忌”力压威士忌发源地苏格兰的苏格兰威士忌,首次被认定为“世界第一”。
 1924年(大正13年),寿屋(现在的三得利)首次在京都郊外的山崎蒸馏出国产的麦芽原酒,到今年正好90年。正如下表所示,现在日本威士忌的口味和品质完全堪与苏格兰威士忌比肩。我们走访生产一线,探寻了其中的一些秘密。
 “超越苏格兰”的日本威士忌的主要获奖情况
	
| 2001 | WM Best of the Best 综合第一名 | Nikka Single Cask余市10年 | 
|  | 综合第二名 | 三得利 响21年 | 
| 2007 | WWA世界最佳调和型威士忌 | 三得利 响30年 | 
|  | WWA世界最佳调和麦芽威士忌 | Nikka 竹鹤21年 | 
| 2008 | WWA世界最佳调和型威士忌 | 三得利 响30年 | 
|  | WWA世界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 | Nikka Single Malt余市1987 | 
| 2009 | WWA世界最佳调和型麦芽威士忌 | Nikka 竹鹤21年 | 
| 2010 | WWA世界最佳调和型威士忌 | 三得利 响30年 | 
|  | WWA世界最佳调和麦芽威士忌 | Nikka 竹鹤21年 | 
| 2011 | WWA世界最佳调和型威士忌 | 三得利 响21年 | 
|  | WWA世界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 | 三得利 山崎1984 | 
|  | WWA世界最佳调和麦芽威士忌 | Nikka 竹鹤21年 | 
| 2012 | WWA世界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 | 三得利 山崎25年 | 
|  | WWA世界最佳调和麦芽威士忌 | Nikka 竹鹤17年 | 
| 2013 | WWA世界最佳调和型威士忌 | 三得利 响21年 | 
|  | WWA世界最佳调和麦芽威士忌 | MARS Maltage3+25 28年 
						 | 
| 2014 | WWA世界最佳调和麦芽威士忌 | Nikka 竹鹤17年 | 







| 1853 | 佩里率领的美军舰队首次让日本人喝到了威士忌? | 
| 1870前后 | 开始进口日本人专饮的威士忌 | 
| 1902 | 日英结成同盟。此后,威士忌在进口洋酒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 
| 1918 | 摄津酒造技师竹鹤政孝远赴苏格兰,实际学习威士忌制造技术(1920年回国) | 
| 1923 | 寿屋(现在的三得利)的鸟井信治郎计划生产国产威士忌。竹鹤加入寿屋 | 
| 1924 | 寿屋山崎蒸馏厂竣工 | 
| 1929 | 第一瓶国产威士忌“三得利白札”开始发售 | 
| 1934 | 竹鹤离开寿屋。设立大日本果汁(现在的Nikka Whisky | 
| 1937 | 现在的“三得利角瓶”开始发售 | 
| 1940 | Nikka发售首款威士忌 | 
| 1955前后 | 大城市中三得利威士忌吧不断涌现,highball(苏打水兑威士忌加冰块——译注)受到追捧 | 
| 1964 | 与Nikka关系密切的朝日啤酒的子公司在日本率先开始生产真正的谷物威士忌 | 
| 1969 | Nikka设立第二家蒸馏厂——宫城峡蒸馏厂 | 
| 1971 | 洋酒进口实现完全自由化 | 
| 1973 | 三得利设立第二家蒸馏厂——白州蒸馏厂 | 
|  | 麒麟Seagram公司(现在的Kirin Distillery)设立富士御殿场蒸馏厂。次年推出“Robert Brown” | 
| 1983 | 保持上升势头的威士忌市场达到顶峰状态。之后直至2008年,几乎一路衰退 | 
| 1989 | 三得利发售“响” | 
| 2000 | Nikka发售“竹鹤” | 









